GDP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
名义GDP和实际GDP区别
GDP可以分为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而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准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和名义GDP通常是不等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由通货膨胀引发的价格变动,即使产量一直没有变动,名义GDP仍然会上升。
在宏观经济考试题中也经常出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计算,到底如何计算呢?
假如我们计算某一年的名义GDP,就是简单而言,以当年市场通行价格衡量当年所有产品的价值。
例如:A国2018年生产鞋子和服装,鞋子生产50双,一双10元,服装生产100件,每件20元,则2018年A国GDP为:50*10+100*20
实际GDP是计算不同时期中经济的物质产量变化。计算方法:对两个时期中生产的产量用相同的价格来估价。
假如我们选上面A国2018年为基年,算出2019年的名义GDP,假设A国2019年生产鞋子100双,每双20元,生产衣服150件,每件30元,则2019年A国名义GDP为:100*20+150*30
从名义GDP看,2018年为2500元,2019年为6500元,2019年比2018年名义GDP增长率:(6500-2500)/2500=1.6%
2019年实际GDP增长则以对比2018年不变的价格乘以产量
这时我们知道实际GDP增长:(4000-2500)/2500=0.6,增长还不到一倍
GDP的统计与核算
关于GDP的核算,按照曼昆的《经济学原理》,GDP(Y)=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但如果要细分的话,其实GDP还有3种方法进行核算: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1、生产法:
生产法之所以本质就在于它围绕的就是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计算的是生产活动中市场价值的增值,公式非常简单:
GDP=各部门的总产出-各部门的中间消耗
总产出就是大家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市价,中间投入指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外购非固定资产物品和对外支付服务的市价之和。比如一个面包店生产了 100 元的面包,在做的过程中烤箱坏了,花了 40 元请人修好了烤箱(对外支付服务),同时又用掉了买来的 20 元的面粉、牛奶、鸡蛋等原料(外购非固定资产的物品),那么计入 GDP 的就是 100 - 40 - 20 = 40 元。
2、收入法
收入法简而言之就是看都有哪些「人」赚到了钱,各自赚了多少。计算的是整个生产过程中大家获得的所有收入,包括劳动者的收入、政府的收入、企业的收入等。公式如下:
GDP = 劳动者报酬 + 生产税净额 + 固定资产折旧 + 营业盈余
这个计算其实就是对上面提到的生产法中的价值增值进行拆分,看看生产出来的价值都分配给了哪些要素,也可看作收入分配。其中劳动者报酬最主要的就是薪资 [注1] ,生产税净额 [注2] 可以看作是政府在生产中拿到的收入,营业盈余可看作是生产单位(通常是企业)拿到的收入。
还是拿面包店来说,假设这个月面包店生产了价值 1 万元(注意,这里是增值,已扣除原材料等成本)的面包,也就是贡献了 1 万元的 GDP。其中付给面包师傅和售货员的薪资是 5000 元(劳动者报酬),给政府缴了各种税和费用 600 元,收到政府补贴 100 元,即生产税净额为 500 元,店面房屋以及搅拌器、烤箱等设备的折旧为 1000 元(固定资产折旧),最后的留给面包店的营业盈余就是 10000 - 5000 - 500 - 1000 = 3500 元。这靠生产创造出的 1 万元的价值就如此分配给了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让大家各自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收入。
3、支出法
支出法简单来说就是看生产出的东西都去了哪里,各自卖了多少钱。计算的是大家为购买这些货物与服务而付出的总支出。包括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对应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需求,公式如下:
GDP = 最终消费支出 + 资本形成总额 +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 ( 居民消费支出 + 政府消费支出 + (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 存货增加 ) + ( 货物和服务出口 - 货物和服务进口 )
最终消费:就是一国常住居民和政府部门在货物和服务上的总花费。
比如你下班回家去超市购物的花费,再比如政府购买设备的花费。
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
就好比你搬家了,购置了冰箱和洗衣机,共花费3000块,然后卖掉了一台旧洗衣机500块,那么你的可以资本形成总额就是2500块。放在GDP角度,企业购置机器的钱,扣除处理旧机器的钱,就是企业的消费。
净出口
净出口指的是货物和服务总出口减去总进口。
多者相加,得出的即是支出法下的GDP。
理论上,三种方法计算的GDP是相等的,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一国的GDP难免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误差。
这些年我国GDP的增长情况
我过从改革开放以来,GDP一致涨的很快。过去40年,平均下来,每年实际增速达到9.5%,实现了4000亿到90万亿的大跨越,占到全球GDP的16%。
虽然2008年时,全球遭遇金融危机,中国也受到了拖累,GDP增速掉到了9.7%,不过这时政府及时调控,四万亿计划上马,2010年GDP增速又回到了10%以上。
我国GDP高速增长,除了人力、资本和技术等缘故,背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过去我国政绩考核长期依赖GDP等指标。不过这也让我们忽视了GDP快速增长背后的代价。所以后来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GDP的概念。
那么未来怎么样呢?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也是自然,未来更多地由高速增加转向高质量发展。